科科科!我最後敗家與父母和解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了!與父母和解 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我要購買與父母和解 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與父母和解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➽詳細推薦介紹※免運☆宅配到府這麼超值實在敲咖燻吶很厲害的。敝人發現yahoo奇摩購物要比燦坤購物和金石堂書店更有競爭力。說實在的,到處找經濟實惠商品真的是很傷神的一件事情,去找了各種介紹文、推薦文,終於在評鑑測試文google找到我喜歡的與父母和解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!在下有去檢索露天拍賣、團購網站、奇摩拍賣,但是價格都不像雅虎購物這樣的優惠!與父母和解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買到賺到唷呼。

我比較常上的網站是雅虎奇摩購物,其他樂天市場以及東森購物、pchome相比下殺就少一些。我從官網報導大概明瞭到這是。宗教文藝,圖書影音,親子教養,親子關係商品。

前陣子看到的售價是 253,我就去google搜尋、momo購物找很多的資訊!網路報價隨時會調整,可以點擊商品圖片查看最新網路價唷!點這看Y!奇摩購物更完善信息!

每段關係裡,都有六個人:你我以及我們的父母!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,是覺醒的第一步,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。
為何我們與人相處會有困難?為何不敢拒絕別人? 為何總看別人不順眼?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? 為何習慣性地依賴別人?為何自我感覺良好?
這些,都和你的原生家庭密切相關!記憶中父母臉上閃過的喜怒哀樂,如同烙印般刻劃在我們心底,左右著我們的情感,撼動著我們的性格。我稱之為:「父母病」。
擁有十年以上的心理諮商經驗,許皓宜處理過各式各樣的案例,他發現,「所有的問題探索到根本,都與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。想要了解一個人、療癒一個人,勢必得回歸到家庭。」他用深厚的心理學背景加上細膩的文字,帶你尋找你遺忘的那一面,並深刻挖掘出你心底最真實動人的那一面。

【本書特色】

◎超人氣:作者為廣播、電視媒體新寵,也是許多知名節目常客,更是超人氣心理諮商師。
◎超療癒:要成為好父母,先與自己的父母「和好」!從內心深處根治你的「父母病」。
◎今年最暖心的旅程!內在小孩與父母的和解之旅:從「自我覺察: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」,到「理解父母: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」,以專業角度及深刻故事,一一剖析12種父母類型所形塑出的16種人格特質,藉此認清並改變與父母的關係,進而改善自己與子女的互動。
◎內附「和解練習題」:每章附有簡單練習題,打開我們和父母之間的回憶,也是創造與父母之間的回憶,然後,學習成為真實想要的自己。

【名家推薦】

各界名人暖心推薦

鄧惠文(精神科醫師.心理治療師.暢銷作家)   
光禹(知名廣播主持人.暢銷作家)
吳淡如(暢銷作家.知名節目主持人)
何琦瑜(親子天下雜誌執行長)
趙自強(如果兒童劇團團長)
呂如中(節目主持人)
黃文華(新聞主播.節目主持人)
張旭鎧(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.親職教養專家)
邱寶慧(藝術心理治療師 )
可藍(知名藝人)
H(知名作家)

「我們這輩子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合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。我喜歡皓宜博士這麼真誠而自然地「自我揭露」,她縮短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路。這本書對她而言,是自我療癒的分享;對讀者而言,則是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精神助力。」
──吳娟瑜(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)

「我特別喜歡皓宜提出「父母病」的觀點,將錯誤推給父母,只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向循環,發現和解的療癒力量,才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。」
──楊俐容(親職教育專家)

「父母的DNA是人生最重要的天賦來源。皓宜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,輔以實務案例,用淺顯易懂的語言,讓完全外行的我,時而哈哈大笑,時而眼眶泛淚,並產生很多共鳴。」
──謝文憲(環宇電台主持人.商周專欄作家)

「這是一本讓我邊看邊哭的書,皓宜那一出手就非常催淚的文字,和一開口就能傳遞溫暖的故事,讓我很感動。她帶領你慢慢處理所有心結,重新解構你的現狀、架構過去的傷害,整合出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性格與未來。」
──貴婦奈奈(知名部落客.暢銷作家.諮商心理)

「當你翻開這本書,有如搭乘時光機,穿梭過去和未來,覺察和探索內在小孩與父母的「心」關係,並賦予自己當下真實及全新的改變。」
──王意中(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.臨床心理師)

「我透過心理諮商花了七年跟過世的父親和解,這本書讓我再一次嗅到那年冰冷冬天,鑽進父母被窩裡的溫暖和氣味。」
──花媽(卓惠珠)(《當H花媽遇到AS孩子》作者)

「讀完這本書,不僅認識真實的自己,更看見這個充滿愛的世界!」
──張旭鎧(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.親職教養專家)

「這是一本成就愛與關係,圓滿人生地圖的一本超展開的好書。」
──邱寶慧(藝術心理治療師)








目錄



推薦序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?    吳娟瑜
推薦序 父母,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    謝文憲
推薦序 找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    楊俐容
推薦序 將與父母和解的過程,轉化成滋養的力量    貴婦奈奈

前 言 解開我們身上的「父母病」

輯一    和解前的自我覺察:喚醒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解除「信任危機」
為何與人相處會有困難?
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?
◎練習1 釐清自己:也許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在乎
為何無法感覺自己的感受?
◎練習2 啟動感覺系統:每個行為背後都與感受相連
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?

放下對「全能感」的執著
為何不願意接受現實?
為何總是看別人不順眼?
◎練習3 勇敢向父母抗爭: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
為何無法控制地依賴別人?
為何會自我感覺良好?
◎練習4 照顧內在小孩:對曾經脆弱的自己說話

承擔「自主」的代價
為何對小事缺乏膽量?
為何不敢拒絕別人?
為何難以自我控制?
為何不敢勇於夢想?
◎練習5 放下不屬於你的遺憾: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

與心理分裂的困境共處
整合他人身上的好與壞:愛恨交織的矛盾
整合自己身上的天使與惡魔:面具之下黑暗的我
整合關係中的好與壞:家庭裡的三角關係
整合內在的男性和女性特質:被壓抑的性別特質
◎練習6 揮別幻想中的完美父母:不完美,才是真實人生

輯二    理解父母: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
母親是調節情感的「容器」
壓抑的「冰箱母親」
情緒化的「氣象台母親」
強勢的「獅子母親」
過分嘮叨的「直升機母親」
製造傷痛的「刀子母親」
缺席的「透明母親」

父親是勇闖人生的「燃料」
權威的「國王父親」
停留在青春期的「半熟父親」
暴力的「教鞭父親」
缺席的「隱形父親」
不同調的「顛倒父親」
退化的「孩子氣父親」










名家推薦


推薦序:天下無不是的父母?
◎文∕吳娟瑜(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)

  當時,我小學三年級,住在台北市同安街,印象最深刻是小女孩阿婷的哭聲。

  爸媽把房子租給阿婷一家人,阿婷約莫四歲,我依稀記得在不上學的日子裡,總會聽到她聲嘶力竭的哭聲。這時,我會爬過阿婷家的門板,從上面的空間穿過去,然後小心翼翼地攀爬到地面上。

  「阿婷,不要哭哦!大姊姊來陪妳玩哦!」當時的我約十歲,我不懂得什麼叫做心靈上「被遺棄的孩子」,我也不清楚阿婷的爸媽為什麼忍心到——兩個人各自去上班,獨留下女兒一個人守著空洞的房間,我只知道或許我的陪伴,或許我的話語可以帶給阿婷一點撫慰,讓她感覺到一個人的白天並沒有那麼漫長……

  直到我看到皓宜博士寫出「……許多獨自一個人守家的夜,目送她(母親)離家的背影,並透過落地玻璃的縫隙,拉長雙耳聆聽她騎車遠去的聲音……」

  突然之間,阿婷的身影非常鮮明地跳到我眼前。多年後,我和阿婷完全失聯,也不清楚長大成人後的她,日子過得好不好?當年的哭聲是否早已遺落在童年的記憶角落?還是她一直深陷和爸媽不愉快的關係而找不到答案?

  相較之下,我看到皓宜博士為自己的情緒出口,為自己的生命版圖做出奮力一博跨越的勇敢。她定期出席國際客體關係治療課程,並請教資深心理諮商師探討原生家庭,而且當她在分析一些案例時,總不忘娓娓道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,她不像有些作家和專家,總是把個人隱藏在「筆下」及「文字的背後」,讓自己高人一等,或是讓自己神格化。

  我也看到皓宜博士的智慧,她運用簡單的比喻,讓我看懂,原來我們和父母存在著微妙的矛盾關係,我們像是渴望自行破繭而出的帝王蛾,父母卻往往拿著「隱形的刀剪」自行剪開繭殼,結果帝王蛾的我們反而嬌弱地無法展翅高飛;皓宜博士還提到離開籠子的小熊,卻不懂得如何用四隻腳行走,彷彿被父母長久限制後,虛幻的籠子永遠將牠禁錮;又例如書中「女漢子的睡前之吻」「四瓶小香豆」「鍋蓋裡的秘密」等故事,更讓一般讀者深入淺出了解父母如何帶給子女無形而巨大的影響。

  皓宜博士用了不少實際案例,印證許多為人子女的迷茫和失望。其實,父母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「強大」,父母也不是我們認定的「無所不知」,父母就是平凡人,他們有七情六慾,他們也會犯錯,他們可能做出一些讓我們痛苦不堪的事……

  皓宜博士讓我們理解了十二種父母的類型,可能形塑出的十六種人格特質,也讓我們明白要脫離「父母病」,首先要與自己的父母和解。

  你也會從書中對皓宜博士有更新的認識和更有趣的了解,原來她嚮往舞台表演,卻有著眼睛聚焦的困擾;原來她曾經個性剛硬,那是因為身為獨生女的必須承擔;原來她有十一位表兄堂哥的互動,讓她一向正義果敢;原來她從不夠完美的原生家庭,正在重建和父母的關係,原來……

  我們這輩子也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合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,我喜歡皓宜博士這麼真誠而自然地「自我揭露」,在助人的諮商志業裡,她縮短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路。這樣的過程,對她而言,是個自我療癒的分享;對讀者而言,則是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精神助力。

推薦序:父母,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
◎文∕謝文憲(環宇電台主持人.商周專欄作家)

  與皓宜初見面是在廣播錄音室裡,一般訪問陌生作者或來賓,身為主持人的我總是希望先破冰、暖場再進行錄音訪問,皓宜是少數與我心有靈犀,可以直接對談,沒有冷場,言談間眼神散發著光芒的來賓。

  當天談到的話題是有關親子的教養話題,身為人母的她,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,輔以大量的實務案例,用淺顯易懂的語言,讓聽眾理解,也讓完全外行的我,時而哈哈大笑,時而眼眶泛淚。

  他的書與人,完全符合我的論點:「專業,是建立在通俗的溝通。」節目播出後一小時內,電台○八○○專線電話響個不停,全部都是要來報名她在新竹的親子講座,由此可見她對論述議題著墨之深的專業,與無比親和力和熱情的個性特質。

  我常說:「父母,是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。」我很會講話,可能是遺傳我媽媽;我做事腳踏實地,或許是遺傳我爸爸。但一般人不是抱怨父母沒留下巨額財產,就是嫌棄父母給的資源還不夠多,殊不知,父母的DNA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天賦來源,子女喜歡也好,不喜歡也罷,發揮自己的長才,不看自己的個性缺點,就是給予父母最棒的人生禮物。我也希望我人生的終極目標,就是父母能以我為榮。

  皓宜的原生家庭很有趣,也很值得探討,每每我們聊到這話題,都能有很多共鳴,在此推薦皓宜的這本新書,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,時而哈哈大笑,時而眼眶泛淚。

  最後,引用電影《極光之愛》片段中,曉鳳(季芹飾)電擊無效往生後,女兒(楊丞琳飾)握著母親冰冷的手,跟母親講的最後一句話:「我不要我們之間的最後一句話,是在吵架。」這句對白,道出了你我心中,對父母永遠的遺憾。

  你準備好要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了嗎?相信你會愛上這本書。

推薦序:找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
◎文∕楊俐容(親職教育專家)

  不久前,和皓宜在秋天的北投相約碰面,聽她說起最想書寫的課題。當時心裡暗自沉吟:「生命故事,加上諮商情境的種種相遇和撞擊,一旦成書,必然扣人心弦。」沒想到時隔不久,就收到出版社寄來書稿,一章章往下翻閱,除了讚嘆皓宜流暢優美的文筆之外,更對皓宜那些擲地有聲卻又容易親近的論述佩服不已。

  親子是生命中牽絆最深、糾結最複雜的關係,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,這段關係的主控權幾乎都操在父母手上。而孩子,則依照各自的造化際遇,或發展出白熱化的抗爭,或長成暗潮洶湧的順服;最終,多半是自己內在小孩和父母雙輸的局面。

  皓宜的文字,幫助每個大人重新了解「父母是人不是神」,從而接納「生命可以有缺憾、不必得完美」。書中提到的「信任、全能感、自主、分裂」點出親子關係與自我概念最核心的議題。十六種內在小孩與十二種父母模樣,則為自我療癒的崎嶇道路架上了一座扶手,也替為人父母的困頓處境提供了一盞溫暖的暈黃。我特別喜歡皓宜提出「父母病」的觀點,將錯誤推給父母,只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向循環,發現和解的療癒力量,才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。

  十二月二十四日將夜,信箱手機陸續傳來朋友寄贈的耶誕音樂與溫馨祝福。值此歲末年終,特別感受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。而這,也是我在閱讀皓宜新書

  《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》之後,最深的感受和感動!推薦給渴望與自己、父母日漸親近的你,並祝福你繼續接手寫下去,完成自己的「療癒之書」。

推薦序:將與父母和解的過程,轉化成滋養的力量
◎文∕貴婦奈奈(諮商心理師)

  這是一本讓我邊看邊哭的書,一來當然是我的好姊妹皓宜那一出手就非常催淚的文字,和一開口就能傳遞溫暖的故事,她用自己的成長經驗當餌,一步一步慢慢勾起我們記憶深處、心靈黑洞共同經驗過的情緒,這樣的共鳴讓我很感動。二來是因為我自己也走過與父母和解的過程,和皓宜一樣,回到過去,重新架構回憶裡父母和自己的關係,勇敢面對、學習接受與放下那些曾經的傷害,轉化成滋養的力量。

 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至深,從有意識到無意識、從語言的到非語言的部分幾乎都有。當父母真的很辛苦,幾句無心的話和失誤的反應,就可能把這影響擴大至孩子的自信、人際與兩性關係。我自己的經驗便是如此。

  和皓宜一樣,進入心理治療領域,接受諮商心理師的訓練後才發現,原來自己這麼好勝、強悍又有上台恐懼且缺乏自信,其實都與父母的互動有關,前幾段愛情也因為複製內化了父母的語言和情緒,而談得辛苦,無法長久。透過心理自我療癒的過程與父母和解後,剛好又與一個滋養型父母的角色相遇,才修補了心裡的缺角和遺憾,開始體驗無比美好的人生。

  每個人心裡都可能存在一個受傷的小孩,那個傷只有我們有機會面對、有能力照顧、有方法療癒,只有我們可以解救自己離開那個禁錮著自由發展的牢獄。

  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究竟在什麼時候受了什麼傷……你或許忘記或許沒有覺察到那個傷所帶來的影響,這本書可以帶領你慢慢處理所有心結,重新解構你的現狀、架構過去的傷害,整合出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性格與未來。












序跋


前言:解開我們身上的「父母病」
  童年時期,父親時常因為工作不在家,母親難免有事要外出,記憶中我在南部老家,四層樓高的透天厝裡,度過了許多獨自守家的夜。猶記得,每當母親出門前,總會叮囑某些事情,然後我會看著她的眼神、點點頭,目送她離家的背影,並透過落地玻璃門的縫隙,拉長雙耳聆聽她騎車遠去的聲音。

  對分離的不安,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

  在那個幼時的記憶裡,時間對我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。即使看著時鐘長短針交錯走過,仍然無從判斷,時針落在何處,才是母親回來的時機?只能憑印象估算母親究竟出去了多久。

  但自我的主觀感覺是抽象且不可信任的。比方說,母親才出去半小時,對當時不安渺小的我而言,卻有一種好像看不到時間盡頭、需要無止盡等待的恐慌。

  所以我常常在母親出門後,朝著母親離開的方向跪地雙手合十,低著頭呼喚我所知的各方神明、菩薩、上帝:「不管是什麼神啊!求求?們,請讓我媽媽一路平安,別出意外。」我常這樣邊呼喚、邊哭泣。直到聽見母親的機車聲在巷口響起,才趕緊收起眼淚,裝作沒事地迎接她進門的身影。

  學了心理學之後,才明白這種對分離的不安,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關係,而那種一分離就彷彿死亡即將降臨的恐慌,可能是傳襲自家庭的陰影。

  成年後,我花了很多時間認識自己,並且探索父母的故事與處境,逐漸理解:如同我這樣等待著母親,母親也如此等待著父親。我明白了身為警察眷屬的母親,從小就生活在「父親離家出勤,母親膽顫心驚」的狀態;所以當母親遇上隨興不羈,工作需要喝酒應酬,又常得自行駕車的丈夫,童年時的心理狀態在婚姻中便轉換成:「丈夫出門應酬,妻子膽顫心驚。」

 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,我自然從小就嗅出這樣的氛圍。雖然我不曾與父母談論過這些,但那些過去的印象、那每個瞬間在父母臉上閃過的表情,早已如同烙印般刻劃在我心底,左右著我的情感,也影響我成年後的性格。

  所以,在別人面前,我看起來總是堅強,更年輕時的我,性格甚至非常剛硬。走過心理分析之路,才漸漸理解自己需要用這樣的方式,來預備這個世界上可能只剩我一個人的日子。母親也因為活在潛在的死亡焦慮中,出門時總會叮囑我,她和父親的死亡保險單放在哪裡。

  也因此,那個跪在地上無助呼喚神明的我,逐漸長成堅強面對生離死別的我。但其實,許多情緒和感受,早已習慣一個人默默消化。

  面對鏡頭的恐懼來自怕被「看透」的不安

  在發現自己總是默默承擔感受之前,我一直遊走在「冷靜乖巧」及「直率衝動」之間(要知道,這兩者是我童年時賴以生存的要件)。我在這種雙重情感的夾攻下常常覺得難以呼吸,所以往往混在人群裡,透過喧鬧的談笑聲,忽略自己內在的矛盾。

  童年時獨自在家的夜晚,讓我看了不少文學作品。我常趁父母不在的時候,溜到樓與樓中間夾層,在父親的書房裡,找個陰暗的角落,在昏黃的燈光下,偷偷翻閱書櫃裡那些泛黃的老書。伴著遠處地下室傳來的蟋蟀叫聲,在偌大的房子裡,靜靜啃食著小說中的故事情節。

  因此,我在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,其實是個就讀中文系的大學生。愛文學、愛電影,喜歡獨自唱歌、在舞台上演戲。

  我曾經以為,自己會成為一個表演工作者,詮釋我所熟知的故事情節,或者將心裡矛盾分裂的情感投射在舞台上。直到大四的戲劇課,老師發現我有「眼神聚焦」的困難——我沒辦法把眼神放在一個定點好好地說話和演戲。我甚至發現自己有面對鏡頭的困難,但我後來竟然成為需要上媒體面對鏡頭的人。

  學了分析心理學後,我不斷尋求自己面對鏡頭恐懼的答案。我發現,鏡頭之於我,就像眼睛。我感到困惑,難道是怕被看透什麼嗎?

  是的,我現在終於可以承認:我真的很怕被看透,外表看似堅強的我,內心其實充滿不安。

  比起害怕被不相干的人看透,我更害怕被認識的人看透。直到現在終於明白,這種害怕是怕他們失望。而這個「他們」,正是我的父母。

  「如果他們一定得出門,我何忍讓他們擔心家裡這個其實一點也不堅強的獨生女兒呢?」這是我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聲音。  人際關係不順利,是因為我們都得了「父母這種病」

  誠實以對,自我坦承後的覺察,一開始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。我的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,活在對父母的怨懟裡:我生氣他們沒有給我任何手足,我怨恨他們不經意的缺席製造了我的孤單。於是我引爆許多親子衝突:我離家、叛逆、對父母大吼……直到發現,原來我也染上了「父母病」——把問題統統推到父母身上,就以為自己沒有問題,卻往往在與父母的關係中,留下更多口是心非的遺憾。染上「父母病」的我們,常常對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氣,抱怨童年的缺失與渴望。但這樣的情緒往往讓我們體會不到真實的自己,也看不到真實的父母親。

  我從二○○七年開始在心理諮商領域的學習,逐漸從個人諮商轉向家庭治療,在長期的家庭治療實務工作中,聽過形形色色的家庭故事。直到二○一三年,卻又再度把焦點從家庭轉回個人身上。我想,這都是為了解開自己身上的「父母病」,開展這段與父母的和解之路。  如果可以,我們也許能相互陪伴,一起踏上這場療癒之旅。

  這可能會是我們人生中,最重要的一段旅程。








內文試閱

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?

  會在意你長相的,只有你自己。————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
  在談信任感的最後,我想分享一個時常遇到的困擾,也是我被諮詢過無數次的問題: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,莫名地對人發火,等到脾氣發完後,才覺得自己很沒道理而後悔呢?

  我在經驗過無數次發火並且後悔之後,想很誠實地說:這是因為我們面臨與信任感最相關,也最根本的問題——無法相信自己。當我們內在處於一種「無法信任自己」的狀態時,所看到的外在環境,往往是「別人不相信我們」或「別人不尊重我們」。

  所以我們無端發火,常常來自與自己內在的一場「誤會」。

不信任自己,蒙蔽我們對人的感受

  比 起對自己的不信任,對他人不信任所引發的怒氣,往往在瞬間就能引爆,而且在情緒的當下非得要做出一些立即性的行為,才能讓自己稍微好過一些。所以我們常常 會做出許多令自己後悔的行為——突如其來對人發火,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。除此之外,也包括討好別人、威脅別人……種種我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,都有可能來 自:我們覺得眼前這個人,不信任我!

  這種感覺令人難堪、憤怒,深覺不被尊重。許多複雜的情感交錯在一起,最後只能用「把自己變小」(我是錯的,產生無能感),或者「把自己變大」(我是對的,引發生氣感)來展現。這種「變大變小」的表現,通常容易在面對重要的人和重要的情境時發生。

  以下是許多人可能非常熟悉的場景:

  我們正在完成一項重要的計畫,而且花了很多心思想了又想、塗了又寫、寫了又改,好不容易完成自己覺得不錯的成品,滿懷期待地拿給夥伴看,想從他們的眼神裡讀 到「驚嘆!震撼!」的神情。但是他們卻若有所思皺著眉頭說:「我覺得……是不錯啦!可是,好像哪裡不對勁,但又說不上來……」他們的口氣可能十分委婉,但 聽在我們心裡卻不太舒服。有時會有人提出建議:「我覺得這邊可能要這樣比較好……」或者拿我們與他人比較:「不然,要不要去問一下那個誰誰誰好了……」

  於是我們開始覺得難堪,心跳加速,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。然後可能沉默不語,或者故作鎮定地說:「不然讓那個誰誰誰來做就好了……」並且對夥伴感到生氣:「你怎麼沒挺我?」或者乾脆把東西丟在他們面前,回家大吃大喝或大哭一場。

  然而,在我們沉靜下來之後,卻可能發現,這一切都只是一場「誤會」。

因為害怕,所以先發動攻擊

  面對越重要的人和情境,越渴望獲得信任與認同。然而,當我們感受到別人不信任、不認同自己時,卻常常是因為:我們也根本不夠相信與認同自己。所以當我們覺得 做了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時,會因為別人沒有肯定自己而憤怒,這根本的原因可能是:我其實也不如想像地對自己感到滿意。所以別人不如我預期的反應,反而一針見 血地戳破了我們為自己設下的騙局。

  但我們需要這樣隱藏在「我沒有不相信自己」的騙局背後,往往是因為:不夠相信自己時,就會害怕被人看穿 那些不美好。倘若,被人看見了真正的、不美好的自己,也許他們就會失望地離我們而去。但偏偏我們心裡害怕被人看穿的時候,這種發自內心的威脅感又常常讓我 們做出相反的行為,所以當別人的反應觸動我們心裡的「信任危機」,「害怕被看透」的心態,往往讓我們先出手攻擊別人。

  所以,突如其來的發火,常常是因為自我保護機制所產生的「攻擊反應」,來自一場內在世界的誤會,使無法肯定自己的人,也同時扭曲別人的心。我們寧願相信:別人不會真的尊重、肯定或喜歡我,也不願承受這些尊重、肯定或喜歡「可能會離去」的痛苦。

  這種感受,不會只有對象是「人」的時候才會發生。有時候,也許只是一個機會、一場表演,我們都很怕錯過,害怕「它再也不會回來」。這是一種對人事物全面性的不信任感;當我們不相信「我不會輕易被毀滅」,就會害怕與周圍的一切錯過或分離。

不被信任的早年經驗,常常來自母親

 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和我分享她「不被信任」的故事:

  在她上國中那一年,對愛情開始產生懵懵懂懂的憧憬。母親看她成天和男孩子通電話,老是追著她問:「妳是不是交男朋友了?」

  「沒有啊!就是通電話而已。」當時才十三歲的女孩說。

  「真的沒有嗎?」

  「真的啦!我怎麼會騙妳呢?」女孩用正準備蛻變成女人的眼神看著眼裡盡是擔心的母親,她對母親的擔心感到非常困惑。

  「那就好。女孩子要自重。」

  女孩點點頭,似懂非懂。

  之後,女孩的交友圈中,男孩子越來越多,母親也越來越眉頭深鎖。某天,母親把女孩喚來:「這個,妳拿去廁所用,再拿出來給我。」

  母親拿著一個長條型的物品,讓女孩進去廁所沾染尿液作檢測:「這是測糖尿病用的,因為我們家族有遺傳基因,所以讓妳做一下檢查,提早預防。」

  女孩乖乖地進廁所,然後拿出來和母親一起等待檢測結果——一條紅線!

  「太好了,妳沒有得糖尿病!」

  當時雖然覺得母親很古怪,但未曾起疑。直到某一天,她偶然得知:原來當年那個長條型物品,根本不是用來檢測糖尿病——那是根驗孕棒!

  從她知道真相的那一天起,她再也不相信母親的話。

  連帶也不相信這樣不被信任的自己。

  沒辦法打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的人,往往能從生命中找出一段不被信任的深刻經驗。更殘酷的是,許多人尋找到不被信任的源頭,通常會指向母親。或許是因為,唯有父母如此重要的人,才能輕易摧毀我們的信任感。

  信任感被摧毀對我們的生命意義重大,不僅讓我們容易曲解別人的意思(通常是我們感到不被信任或不被尊重的時候),也對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到懷疑。

走出痛苦漩渦,理解「愛,卻無能」

  讓 我們從源頭思考:一個母親,或者是父母,究竟為什麼會對孩子產生不信任感?答案往往是:這些父母對自己也是如此不信任。因為很難相信自己、肯定自己,所以 也很難相信自己生養的孩子,具有值得被尊重與相信的價值。他們可能會用一些荒謬至極的方式測試孩子,試探他們會不會變壞。他們的心裡往往藏著恐懼,深怕幼 時躺在自己懷裡那天使般的孩子,有一天會變成惡魔。他們深怕自己是不夠格的父母,深怕孩子有一天會離自己遠去。

  在不信任的世界裡,所有一切,都會輕易毀滅。

  在如此不信任的環境中長大,讓我們變得恐懼且敏感,無法打從心底信任自己,也無法信任別人,因此開始害怕錯過、害怕遠離,進而對讓我們有這種感覺的人亂發脾氣。

  而且這些人,往往對我們有一定的重要性,於是讓我們陷入後悔的漩渦裡。

  一次,又一次。

  這種無止盡的漩渦其實對我們的生命具有獨特的意義——正是這種重複性的痛苦漩渦,帶領我們從中了解與父母之間不信任的故事源頭,並且深切體會到當年父母困在不信任感中的恐懼。

  於是我們學習原諒,並且理解,父母當年的荒謬並不是為了摧毀我們,而是因為他們對我們「愛,卻無能」。

  然後當有一天我們也為人父母,請好好信任孩子,並且回過頭去信任那些,也許不曾教會我們信任的老父親、老母親。

  父母年華會老去,但信任的議題,還在繼續。

與父母的和解練習:勇敢向父母抗爭: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

  在台灣的家庭中,下面幾種狀況通常是我們從小帶著長大,也是現實中來自父母所帶給我們的傷害。請從下列情況中,勾選出你覺得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境。如果 項目中沒有,你也可以自行發揮,寫下你覺得父母對你的不當對待。但請注意,這場練習是為了將父母的困難與父母該負起的責任,還給他們,所以我們只列出實際 發生的現實狀況。

  □ 看不起我

  □ 忽視我的存在

  □ 對我大吼大叫

  □ 辱罵我

  □ 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

  □ 生活不快樂

  □ 對我使用不當的暴力

  □ 酗酒或濫用藥物

  □ 常常爭吵,解決不了自己的婚姻問題

  □ 常常和親友吵架,解決不了家族問題

  □ 其他_______

  請將你勾選項目內的文字,填入下列_______中,並且一條一條唸出來,直到你有所感受。

  父母_______是他們的問題、他們的責任,不是我。

  當你完成這場練習後,請再想像如果父母就在眼前,你想跟他們說什麼呢?

母親是調節情感的「容器」

  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中,母親的功能是這樣的:

  母親扮演「容器」的角色,能夠承接與包容來自孩子的各種喜怒哀樂,當孩子發現,不管自己是開心、難過,或者生氣,母親總是在那裡,不會因此討厭自己。孩子將打從內心,發展出對人的信任及對自己的喜愛。

  母親,是我們發自內心喜愛自己和相信別人的源頭。

過分嘮叨的「直升機母親」

  如果我們與過於慈愛的母親相合太久,我們的生命和表達天賦就會陷在黑影當中。我們會變得貧弱而非強壯。————《與狼同奔的女人》

  世界上固然有不知道怎麼照顧我們的母親,但也有另外一種母親,時時刻刻都關注著我們,或者,老是在我們耳邊囉唆地問:「餓了嗎?冷了嗎?工作完成了嗎?」「開心嗎?難過嗎?來,都告訴媽媽。」

  這種母親,往往讓我們感覺太過「稱職」,稱職到好像要將我們塞回子宮裡去嚴加保護一般。在這種母親身邊,可能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愛,但卻又被這些愛折騰到「嗆奶」一般的感覺。

  於是,我們可能才剛成年,就想盡辦法逃離這種母親,卻又常常不自覺地想起母親,或者乖乖回到母親身邊;明明想要擺脫這種嘮叨,卻又對這種想擺脫的念頭感到罪惡。

  想丟又不敢丟的母愛最虐心,這是過分嘮叨的「直升機母親」。

  從心理發展的任務來看,人只要一過四十歲,就會進入需要「傳承」的生命階段。父母原本就會想要把他們所知的教給我們,以感受自己生命的「傳承」。所以「正常嘮叨」是帶有「教導」的意味,子女可以感受到父母想要把他們的「經驗」傳授給我們。

  但過分嘮叨的父母不是只有「傳承經驗」而已,而是進一步想要把這些經驗「複製」在我們身上。所以子女會有壓迫感,感覺父母想要「掌控」我們,而且這些掌控往往涉及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,所以令人不舒服。

直升機母親無法「斷.捨.離」

  直升機母親,通常會把嘮叨特別用在具有下列特質的子女身上:一是願意聆聽的女兒,二是比較貼心的兒子。也因為這種「聆聽」與「貼心」的特質,有時子女和母親的關係,會給人感覺像是把媽媽掛在嘴邊的「媽寶」刻板印象。

  過分嘮叨的母親所製造出來的「媽寶」有兩種:一是習慣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媽寶,一是無法違抗指令的媽寶。如果是前者又是男性,常常在選擇伴侶時,會不自覺地 找個可以照顧自己的太太(但又可能不自覺地被隨興不羈的女人吸引);如果是後者的男性,往往有苦難言,內在相當痛苦糾結,容易陷入婆媳問題,惹得媽媽抱怨、太太哭泣。

 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,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擾是明明不想要這樣,卻難以做到:「斷.捨.離」。

直升機母親的影響力會擴散到周圍的人際關係

  一位太太前來精神科求診,醫生給她的診斷是「憂鬱症」,而她還有嚴重的睡眠困擾,每到晚上不敢睡覺。

  當我們發現自己出現某一種症狀時,先問問自己:「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」除非這些症狀是天生的,不然我們總可以找到開始的那一天。

  這位太太想了很久,她的睡眠困擾應該是從……結婚後開始的。不,可能更早一點,從還在同居的時候……也可能再早一點,是……交往的時候嗎?

  總之,和她的伴侶脫不了關係。

  這位太太從和先生交往開始,就常常去先生家裡。太太很早就發現,當她和先生獨自在房裡聊天時,房間門總是開著的。先生的房間外就是廚房,先生的媽媽總在廚房裡忙著,要不就遞水果、要不就送茶水,或者乾脆坐進來一起聊天,打聽太太的身家背景,看起來相當熱絡。但太太總感覺有些缺乏隱私。

  結婚後搬進先生家和他母親同住。結婚第一晚,太太在睡夢中感覺到有人從旁邊走過,眼睛一睜開,赫然發現婆婆走進新房,幫先生「蓋被子」。

  「啊!」半夜突然看到一個人影,太太當然驚嚇。

  「噓!妳這樣會吵到妳老公睡覺。」婆婆瞪了她一眼,很不客氣地回應。

  漸漸地,這位太太便不敢再闔眼睡覺了。

直升機母親其實是焦慮母親

  「唉唷!妳別管媽啦!她就是這樣,妳不要理她就好了。妳也知道,我爸很早過世,她在這世界上就剩我一個親人。」太太第一次跟先生提起時,先生這麼回應。

  「可是,不只睡覺而已。我煮飯的時候,她會告訴我用幾匙鹽、幾匙糖、幾滴醬油;我買菜的時候,她會告訴我只能走哪條路最快……」太太試圖解釋。

  「她也是這樣對我的,難道,妳要讓她來跟我說這些柴米油鹽的事嗎?她都是關心我們嘛!」先生拍拍太太,很怕太太也變成一個「過分嘮叨」的太太。

 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。先生如果不能好好理解,或起碼對太太「被過分嘮叨襲擊」表示支持,這個太太也很有可能也變成一個「過分嘮叨」的太太,或是「壓抑憂鬱」的太太。

  的確,母親嘮叨的背後,往往是關心,但那種關心其實是焦慮的展現。母親的焦慮,往往透過這種嘮叨的傳遞,在無形中把我們推入「低人一等」的心理境界(難道,我們連這些小事都不懂嗎?),所以才令人感到厭煩。

面對關心和焦慮,順從不是唯一方法

  對於過分嘮叨的母親來說,她們眼裡的孩子,是長不大的。或者該說,她們在心理上,寧願我們還是小時候的樣子,她們才能感受到子女在她們身邊不曾離去。

  所以用「過分嘮叨」來讓子女覺得自己「低等、無能」,但事實上,母親才是真正無法離開我們的人,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、怕被我們「丟棄」(怕我們不要她,所以過分嘮叨)或怕我們「不見」(怕我們出意外,所以過分嘮叨)的人。

  對 於這樣的母親,我們不能只是「順從」而已,因為順從,並無法解決一個人的不安全感。不安的母親需要的是放鬆,是重新敞開心扉感受愛,並且學習把關注力從別 人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。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地告訴母親:「我長大了,那些事情真的不需要妳管。」試著把親子之間的界限拉出來,不管那有多麼困難。

  這不只是為了我們好,也是為那一生都為著別人而活的母親。

  當我們願意走出「順從」的魔咒時,才有機會訓練出母親的「獨立」。

  後記:故事中的夫妻,後來搬出母親的家,在附近租房子。雖然因為多付房租被母親叨唸到臭頭,還為此爭吵了一年多。但最後,母親終於去學了土風舞,這是她為自己的生命所做的第一件事。

與父母和解 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
資料來源:MOMO購物中心 - 與父母和解 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
arrow
arrow

    Sand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